根據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第四章第十四條規定:“私募基金管理人、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,不得通過報刊、電臺、電視、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、報告會、分析會和布告、傳單、手機短信、微信、博客和電子郵件等方式,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?!?/p>
錢景謹遵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之規定,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資者宣傳推介相關私募投資基金產品。
閣下如有意進行私募投資基金投資且滿足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關于"合規投資者"標準之規定,即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,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,且個人金融類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人民幣。
本網站產品主要為私募產品,僅向合資投資者進行推介,確認成為合作投資者。
我已閱讀并接受此認定書
2020-01-15 09:07:19來源: [金融]
2019年,監管與轉型成為信托市場的關鍵詞。一方面,因“踩雷”房地產信托業務和通道業務,信托公司罰單數量再創新高。另一方面,在強監管下,曾經風光無限的房地產信托面臨著新的變化,募集規模持續下滑。在分析人士看來,2020年信托業的嚴監管大概率延續。
信托業罰單數量創新高
近年來,信托業監管逐漸趨嚴。據不完全統計,2016-2018年,銀保監系統對信托機構開出罰單分別為9張、22張、24張。而在2019年,信托業罰單數量再創新高。
據用益信托數據,2019年,信托業收到近40張罰單。超過20家信托公司被罰,約占全部信托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。
其中,兩家頭部信托公司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在2019年內均三領罰單,合計罰金分別為190萬、220萬。
中信信托被處罰的原因包括違規為銀行規避監管提供通道服務,違規接受保險資金投資事務管理類及單一信托,信托資金違規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。
建信信托則存在信政業務開展不合規,未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信息披露,信托資金違規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,違規投向“四證”不全的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等行為。
與此同時,2019年信托機構違規成本也顯著增高,“百萬級”大額罰單有所增多。中融信托、中泰信托、華寶信托、粵財信托被罰沒金額均在200萬以上。
從罰款事由來看,信托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成受罰主因,多家信托因為“信托資金違規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,違規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,違規向不具備二級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融資”等原因被罰。
事實上,去年下半年以來,監管層對信托資金進入房地產已采取了零容忍的態度。在分析人士看來,監管層的行為應該引起信托公司的高度重視,采取以往“打擦邊球”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。
用益信托研報認為,2020年,信托業的監管形勢大概率延續2019年的風格,嚴監管仍是主題。
房地產信托或繼續收縮
在強監管下,曾經風光無限的房地產信托,也面臨著新的變化。
2019年,監管層對房地產信托業務大幅收緊。去年下半年以來,監管部門密集對部分房地產信托業務增速過快、增量過大的信托公司進行窗口指導。
受此影響,資金投向房地行業占比逐季下滑,從一季度的15%左右降至四季度的10%以下。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,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金余額為2.78萬億元,較二季度減少1480.67億元。
隨后,房地產信托繼續降溫,規模再度下滑。據用益信托數據,2019年四季度,房地產信托募集資金1410.62億元,環比下滑26.43%。
“2020年的房地產信托業務或將繼續萎縮,業務轉型仍需時間?!庇靡嫘磐薪鹑谘芯吭貉芯繂T喻智指出,信托公司正著力在房地產業務模式上進行創新和改變,目前的開發貸為主的業務模式可能會有所萎縮。
另一方面,房地產信托的收緊也對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形成直接影響。2019年10-12月,集合信托產品的單月募集規模持續下滑。
喻智認為,2019年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規模下滑,一方面是“資產荒”的問題,優質項目難尋,房地產業務收緊更是令信托公司在投資項目選擇方面雪上加霜;另一方面是信托業兌付危機事件的發酵,“爆雷”事件頻發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。
2020年,集合信托市場的募集依舊存在困難。喻智認為,雖然在優質投資項目方面,信托公司的選擇依舊窘迫,但隨著信托公司直銷渠道的完善,以及國家在機構資金投向信托的支持和放松,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或能出現改善。
閱讀下一篇